关注公众号
浏览手机版
辽报邀请蔡睿、于海斌、贾振元、霍庆生共商共议辽宁焕“新”提“质”
来源: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24-04-11414人次

核心


2023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“新质生产力”。此后,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,阐明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、核心要义、实践路径和科学方法论,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、为什么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。今年3月5日,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,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,先立后破、因地制宜、分类指导,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、科研条件等,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发展,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。那么,作为承担着维护国家“五大安全”重要使命、正处在新时代全面振兴关键节点的辽宁,应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,从实际出发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?近日,辽宁日报邀请相关部门负责同志、科学家、经济专家、企业家共商共议辽宁焕“新”提“质”,推出两期《会客厅》,敬请关注。




从实际出发走实

发展新质生产力需从各地区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、科研条件的实际出发,既要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,又要摒弃传统模式、与时俱进地“吃山吃水”。那么,在您看来,目前,辽宁的“实际”是什么,又应如何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?


贾振元:辽宁产业基础雄厚、科教资源富集、创新生态活跃,肩负着维护国家“五大安全”的战略使命,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坚实的基础。辽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可以从两大方面着手。一方面,布局完善产业发展“新三篇大文章”。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要落实到现代产业体系上,具体到辽宁而言,要做好升级传统产业、壮大新兴产业、培育未来产业“新三篇大文章”,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,开辟新领域新赛道,形成新产业新优势。辽宁省委布局了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、22个重点产业集群,发展关键在分类指导、加强支持,重点在坚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数字化、智能化赋能“双轮驱动”。传统产业重在“出新”,推动辽宁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装备制造、石化和精细化工、冶金新材料等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改造升级。新兴产业重在“融合”,围绕新材料、航空航天、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、生物医药和医疗装备、集成电路装备、节能环保、软件、工业互联网、氢能等产业,打通上下游产业链,实现融合集群发展。未来产业重在“培育”,在细胞治疗、元宇宙、深海深地开发、柔性电子等领域,给予产业充足的政策支持和成长空间,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。另一方面,改造升级生产力“三要素”。发展新质生产力,要遵循“科技革命—生产力革新—产业变革”的发展逻辑。当前,科技革命“奇点”来临,关键是打通科技革命同产业变革的连接点——生产力革新,就必须从劳动者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“三要素”上发力,同时畅通教育、科技、人才“三位一体”良性循环,推动人才这一主体、创新这一关键、改革这一动力“三维”系统发力——通过培育、汇聚一批具有数字化、交叉型的“新质人才”提供充足的劳动者;通过科技创新拓展以新能源、新材料、大数据等为代表的劳动对象,实现智能化、数字化劳动资料迭代升级;通过深化改革重构生产力“三要素”配置效益,构建新型生产关系,夯实新质生产力的内涵。于海斌:辽宁支柱产业以装备制造、冶金和新材料、石化和精细化工为主,拥有一批优质行业领军企业和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。辽宁要以推动上述三个优势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将产业集群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高地,通过壮大优势产业,加快培育出新质生产力。培育未来产业是摒弃传统模式、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。辽宁可结合自身实际,在未来制造、未来信息、未来材料、未来能源等领域进行攻关研发,为培育未来产业提供技术支撑。目前,辽宁重点打造的辽宁实验室正按要求探索符合辽宁特点的发展之路,未来必将为辽宁培育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贡献。蔡睿:辽宁创新家底厚实、工业门类齐全、产业底蕴深厚,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禀赋,以科技创新为引领,统筹推进传统产业“焕”新、新兴产业壮大、未来产业培育,进一步突出绿色发展底色,通过科技与产业“双螺旋”发展,老场景叠加新技术,催生新质生产力。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我省产业优势方向,坚持锻长板、补短板相结合,在航空航天、低空经济、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方向,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。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,凸显绿色发展底色。聚焦辽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需求,我们将加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一体化配置平台、团队、资金、政策等资源,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。围绕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,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、辽宁实验室等优势平台牵头组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群,推动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构建创新联合体,整合优势科教资源,梳理“卡脖子”技术清单,组织实施好重大科研攻关任务,夯实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。

话题2

打通科技创新的卡点堵点


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具有主导和引领作用。辽宁科教资源富集,大院大所大学较多,但与发达地区相比,我们仍算不上是创新强省。在您看来,要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,我们还有哪些卡点堵点,应怎样发力、如何破解?蔡睿: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,离不开科技成果产业化。但辽宁面临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,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,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匮乏等问题,制约了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变成生产力。我们将整合资源,通过搭平台、抓攻关、促转化、育企业,扭紧供给和需求“双螺旋”,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,引领带动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在供给侧,围绕产业需求,让全国重点实验室、辽宁实验室等优势平台当“群主”,集聚项目、人才、成果,服务重点产业集群。引导省内重点高校自建或与高新园区等共建大学科技园,打造校内成果汇集园、成果孵化器、转化服务窗口。引导科研院所与领军企业共建中试基地及概念验证中心等,在成果转化的小试、中试环节重点发力。在需求侧,开展科技特派员“千人进万企”活动,在高校院所组织选派专业化企业科技特派员、技术经纪人与省内企业“结对子”,精准掌握企业技术创新需求,推动产学研合作。开展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业“双走进”活动,分领域分地域组织科技型企业到高校院所开展技术专场对接、组织成果路演百场以上,组织“高校院所各市行”和院士专家、青年人才进园区等活动百场以上。贾振元:辽宁省委、省政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,科技成果产出位于全国前列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良好的技术、人才及产业基础。但我们距离创新强省还有一定差距,主要原因是传统产业比重较大,新兴未来产业布局发展还不够充分,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存在错位,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相对较低。要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“卡点堵点”,必须推动企业同科研院所、高校在创新方面的“双向奔赴”。企业要当好“出题人”“阅卷人”,向科技创新要发展动力。企业要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,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、壮大新兴产业、培育未来产业中,不断提升高科技创新成果承接能力,为辽宁科教系统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提供平台。企业处于市场一线,对科技需求最敏感,要进一步强化创新主体作用,及时提炼、提出重大科技需求,以此为牵引,通过实施“揭榜挂帅”新机制,深化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、大院大所的合作对接,最大限度地调动辽宁优质科教资源,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,加快形成传统新、新兴强、未来优的产业格局。科研院所和高校要发挥好“答题人”作用,主动融入经济主战场,冲到经济社会发展一线,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、科技支撑。要下好学科体系布局“先手棋”,着力提升学科发展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匹配度,增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发展的靶向性。要面向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急需,开展有组织的科研,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核心问题,提升服务辽宁全面振兴能力。要通过培育学科性公司等创新举措,赋权科技人员,激发本地转化活力,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。于海斌:新技术要转化成新质生产力,需要技术成果、应用场景、市场培育等多方面协同配合,构建多方合作的体制机制,形成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生态。辽宁省应深入分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,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必争领域,探索建立新技术的发现机制,通过产出的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和成果,以应用场景为牵引,贯通从研发与应用到产业化进程,加快推动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。

话题3

以“新质人才”激发创新活力


发展新质生产力,说到底要靠人。引育、集聚高水平创新型人才,激发释放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,决定着辽宁能否赢在当下、制胜未来。在这方面,我省要巩固已经取得的“孔雀向北飞”的良好势头,还需采取哪些措施,您有什么意见建议?霍庆生: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,而创新的根基和核心要素是人才,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。只有在焕“新”提“质”中集聚一流人才,才能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。要坚持需求导向,在汇聚高端智慧资源上聚力攻坚。深化“手拉手”以才引才专项行动,精准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。深化省校战略合作,组织开展入校宣讲和人才引进,促进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人才和创新资源向辽宁集聚。要坚持高端引领,在培养战略人才力量上聚力攻坚。优化实施“兴辽英才计划”,面向先进制造、冶金新材料、石化和精细化工、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等领域,重点支持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青年拔尖人才、优秀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,以有力人才链,激活创新链、做优产业链。要坚持以用为本,在盘活用好人才资源上聚力攻坚。组织开展“双百链接”活动,编制发布人才智力成果和技术需求“两个清单”,搭建跨界合作、协同创新平台,促成 100 名科学家与企业家开展合作,推进 100 项重大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,加快促进智力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变。要坚持拴心留人,在做优人才发展环境上聚力攻坚。继续在贡献奖励、子女教育、配偶安置、住房安居、出行旅游、医疗健康等方面,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服务保障,让一流人才受尊重、得实惠、有价值。贾振元:辽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,用“真招实策”、花“真金白银”留人用人,打造了极具影响力、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体系。要巩固好“孔雀向北飞”态势,建议进一步在“留育引”上持续发力。一是在提升产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上持续发力。要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契机,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,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攀升,搭建干事创业平台,厚植人才发展沃土。具体而言,传统产业要新技术赋能,打造更多战略型龙头企业;新兴产业要壮大集群,培育更多独角兽型企业;未来产业要提前布局,孵化一批明星企业。通过打造现代化产业矩阵,为人才提供广阔的成长发展平台,树立起事业留人的“辽宁品牌”。二是在自主培养人才上持续发力。人才培养单位要立足辽宁,因地制宜,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。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急需的博士学位点,优化布局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发展所需的学科专业;加大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、跨专业技能、跨领域创新能力,打造更多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的“新质人才”;积极讲好“辽宁故事”,强化知辽爱辽留辽教育,引导更多毕业生选择辽宁、贡献辽宁。三是在引进顶尖创新人才上持续发力。各行业要有针对性地聚焦辽宁重点产业方向,加强战略人才布点,拓宽顶尖创新人才的引进渠道、方式,采取超常规举措,引进关键急需领域的顶尖人才。要深入实施“兴辽英才计划”,发挥省级与地方(院所、企业)各自优势,构建多元协同引才的新机制,形成叠加效应,全力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。于海斌:近几年,辽宁省引才育才工作卓有成效,但人才梯度建设仍然面临较大挑战。建议从发挥战略科学家作用、加快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成长、培育青年后备力量等方面入手。一是注重发挥战略科学家的“把方向”作用,找准辽宁省重大技术创新的发力方向,做好辽宁科技创新的“领航员”;二是大力支持国家级创新平台的争取和建设,为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,加快人才成长速度,早日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中发挥“挑大梁”作用;三是要着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,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任务中“当主角”,并解决其后顾之忧,将辽宁省打造成为吸引青年人才的“强磁场”。蔡睿:近年来,辽宁在科技人才引育方面多措并举,取得良好成效,接下来在集聚人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,还要继续多管齐下,全面发力。要充分运用国家人才计划和省“兴辽英才计划”政策,聚焦辽宁产业发展实际,重点发现、推荐、选拔一批切实发挥领军作用的科技人才。建立长周期稳定性滚动性人才支持机制,遴选支持一批具有优质成长潜力的青年人才队伍;积极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高水平创新平台,加快推进“大连先进光源”等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,高质量建设 4 家辽宁实验室,为人才培育、集聚、发展搭建平台;广泛培育科技企业群体,梯度培育科中小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,雏鹰、瞪羚、独角兽企业,大力推动高校院所和企业创建创新联合体,促进人才 发 展 与 产 业 发 展 、科 技 创 新 深 度 融合。同时以落实《辽宁省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实施方案》为牵引,建立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,统筹推进完善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,持续深化科技经费“放管服”改革,为科技人才成长发展增效减负,营造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。
咨询服务热线
周一至周六:08:30-21:30

电话:0421-2575228

邮箱:cylcjxj@126.com

地址: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长江路六段五号

网址:www.lckc.cn

  • 关注公众号
  • 浏览手机版